学党史忆党情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之一|红色经典舞剧赏析第一期——《红色娘子军》
2021,我们迎来了建党一百周年。回顾百年党史,我们能看到烽火硝烟中、建国伟业后、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用精神信念牢固的胜利之桥。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248cc永利集团师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特别推出“回顾经典,致敬历史——红色经典舞剧赏析”,带你走进“红色舞旅”,在舞蹈中回顾党史,在文字间致敬先辈,带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建筑新时期通往更加美好未来的胜利之桥。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逐渐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
《红色娘子军》资料卡:
编导: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
首演:1964
首演地点:北京天桥剧场
首演团体:中央芭蕾舞团
主要演员:白淑湘、刘庆棠、李承祥
大型革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时期。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压迫的吴琼花在逃离虎口的路途中巧遇了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经他指引加入了娘子军。在经过种种磨练和考验后,吴琼花成长为一名卓越的革命战士,并在洪常青牺牲后,毅然接过红旗英勇向前。
《红色娘子军》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创作演出的,它是我国芭蕾舞按照周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芭蕾艺术本是舶来品,人们对于芭蕾的普遍印象便是公主与王子、仙女与精灵的浪漫形象。而《红色娘子军》以西方芭蕾的语言结构为基本手段,将中国的民族气派融入其中,追寻一种中国式的表达。如改编运用“五寸刀舞”“斗笠舞”“窗花舞”等民间舞蹈、结合戏曲和中国古典舞中的武打动作,还有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射击舞、投弹舞等,书写出中华民族的气概与社会历史的命运,形成中国的民族芭蕾。
关于这部舞剧,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革命是成功的,艺术是好的,方向是对的。”《红色娘子军》是很多中国人对芭蕾舞最早的认识,更是一个时期纯洁的人民记忆。作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它是思想内涵深、艺术水准高的经典,其塑造的吴琼花、洪常青两名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所传递的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气概永垂不朽。
《红色娘子军》自诞生以来,伴随了几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成长,也成为中央芭蕾舞团从建团至今演出最多的舞剧。在2021年这样一个建党百年之际,首演团体中央芭蕾舞团也在宜春、泉州、厦门等地进行“百年百场”的巡演活动中再次演出《红色娘子军》,让“娘子军精神”代代相传,让经典在现代依然闪耀着其闪亮的光芒。